为积极推进学院党员发展建设,培养先进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境界和政治素养,5月24日—6月4日,现代农业学院组织102名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专题培训,以“党建引领+专业赋能”为主线,通过集中授课、自主学习、实践教学、专题研讨、观摩组织生活等多元化的学习形式,以增强学员思想建设、强化党性修养与兴农使命。培训地点在振兴园104,由班主任袁小琴同志全程跟踪。
一、培训环节纪实
(一)理论培训:深学细悟,筑牢思想根基
在理论培训的过程中,全体学员深学细悟,全力筑牢思想根基。培训伊始,刘永兴书记深度解读“中央八项规定精神”,不仅详细阐述了规定的核心要义,还紧密结合农业院校的独特特色,着重强调了作风建设在教育领域、尤其是农业相关工作中的关键作用,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良好作风对于推动农业教育发展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。

李丹副书记则以“先锋模范作用”为主题,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。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的青年党员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,从技术帮扶到产业引领,从文化建设到生态保护,全方位展现了青年党员在乡村广阔天地中发光发热的精神风貌,激励着学员们以他们为榜样,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。

刘娇老师在主讲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”时,深入解析“三农”工作重要论述,从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布局,到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举措,再到农民福祉提升的具体路径,为学员们清晰勾勒出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的宏伟蓝图,使大家更加明确了自身在服务“三农”中的使命与担当。

袁小琴老师在讲解明确入党条件,严格履行入党手续时,更是一丝不苟,从入党申请书的规范撰写,到入党积极分子、预备党员的培养考察细节,再到正式党员的权利与义务,每一个环节、每一项要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,为学员们规范政治生涯的“第一步”提供了精准指导。

在自学环节,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《党的二十大报告》成为学员们深入钻研的重要文本,大家逐字逐句研读,深刻领会党的纲领、宗旨、指导思想以及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。同时,通过观看《榜样》等教育素材,学员们仿佛穿越时空,与那些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优秀党员们进行心灵对话,在他们的先进事迹中感悟初心使命,汲取奋进力量,坚定理想信念。
(二)实践教学:红色浸润,知行合一
学员们走进大同楼红色教育基地,在青砖灰瓦间触摸历史温度。刘娇老师以“农业发展史中的党建力量”为线索,从延安大生产运动中“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”的锄头精神讲起,还原了先辈们在杂交水稻培育田里弯腰测绘的身影,解读了脱贫攻坚中驻村党员带领村民改良土壤的账本。她指着展柜里泛黄的入党申请书和磨损的农具说道:“这些老物件里藏着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’的誓言。”随后,学员们在互动展区体验了虚拟农田种植,通过AR技术“参与”了一场跨时空的农技研讨会,让理论学习在沉浸式体验中焕发新生。



(三)聚焦主题:分组研学,共话成长
各党支部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组织生活,围绕“农业学子如何助力乡村振兴”展开研讨,学员分享学习心得,将专业知识与党性修养深度融合。


(四)结业考试:以考促学,检验成效
6月4日中午12:40—13:40在我校崇信楼开展结业考试。通过闭卷作答形式,全面检验学员对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掌握程度。考场秩序井然,同学们专注审题、规范答题,展现出扎实的学习成效和良好的纪律作风。


结业考试虽已结束,但向一名合格党员学习的征程永远不会停歇。学员们带着培训所赋予的智慧与勇气,怀揣着对党的忠诚与热爱,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,让党的光辉在青春的舞台上绽放出永恒的光芒。
二、展望未来 砥砺前行
本次培训紧扣“党建引领促成长,青春聚力兴农心”主线,既强化了积极分子的政治素养,又锚定“兴农”使命。他们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,把“学农、爱农、知农”的初心融入专业学习,践行“强农兴农”使命担当,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。学院党总支也将持续完善"培养-考核-发展"全链条机制,为党组织输送更多政治合格、信念坚定的新生力量,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青春动能。
供稿:袁小琴 编辑:李灿 终审:刘永兴